同性恋行为并非人类所独有。生物学家已经观察到许多野生动物中存在同性恋行为,从蝙蝠、鸟类到海豚和灵长类动物都有相关记录。
当动物表现出同性恋行为时,人们可能会认为它们在繁殖方面的投入较少。这暗示着这种行为可能伴随较高的繁殖成本,例如后代数量的减少。因此,这引发了一个问题:同性恋行为是如何在进化过程中形成并在种群中持续存在的。
一种可能的假设是,参与同性恋行为不仅需要付出代价,而且这种行为的变异能够通过遗传传递。这种现象被称为遗传性,是自然选择进化发生的必要条件。
我们开始探讨这些问题,通过对236只雄性恒河猴的研究,这些猴子自由生活在波多黎各圣地亚哥岛的一个由1700只猴子组成的群体中。经过三年的观察,我们发现雄性同性性行为(SSB)相当普遍。实际上,我们观察到72%的雄性骑在其他雄性身上,而只有46%的雄性骑在雌性身上。
值得注意的是,雄性SSB并非该猕猴种群所特有。我们在泰国北部的野生恒河猴种群中也观察到了类似的行为。此外,之前也有来自印度的关于该物种SSB的报道。
从一代传到下一代
本文来自作者[admin]投稿,不代表qlhej号立场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m.qlhej.cn/keji/202506-403.html
评论列表(4条)
我是qlhej号的签约作者“admin”!
希望本篇文章《雄性恒河猴频繁进行交配,这一行为特征部分源于遗传自父母》能对你有所帮助!
本站[qlhej号]内容主要涵盖:国足,欧洲杯,世界杯,篮球,欧冠,亚冠,英超,足球,综合体育
本文概览:同性恋行为并非人类所独有。生物学家已经观察到许多野生动物中存在同性恋行为,从蝙蝠、鸟类到海豚和灵长类动物都有相关记录。...